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时间:2023年8月1日 星期二
2023年8月1日,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厦门大学bwin必赢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朱庆教授(主任委员)、厦门大学王程教授(副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杨娜教授、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北京建筑大学侯妙乐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晓峰教授、福州大学罗涛教授、华侨大学陈志宏教授、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蔡松荣主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出席了本次会议。厦门大学建筑土木工程学院王绍森书记、张建霖院长、王东东副院长、张燕来副院长,实验室主任雷鹰教授、副主任石峰教授、副主任李渊教授、秘书饶金通高工、厦门海迈科技总裁助理徐敬仙女士、实验室主要成员及学院师生代表参会。会议由实验室主任雷鹰教授主持。
张建霖院长代表学院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表示欢迎与感谢。强调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和支持,希望委员们帮助推动实验室的发展,促进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同时他表达了学院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全力支持。随后王绍森书记和张建霖院长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实验室主任雷鹰教授代表实验室就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基础条件、人才队伍、运行管理、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成果及发展规划进行了汇报。
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听取实验室的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成果,并且为实验室的发展与规划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期望实验室建立灵活的实验室管理机制,突破现有的学科项目和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扩大实验室研究团队的学科组成与研究领域的覆盖面,采用固定与流动人员相结合定期研讨,促进实验室内部研究人员、不同学科、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交叉融合,将原有的“独立自由研究”转变为“组织性研究”,努力打造领先的建筑遗产智能技术服务,结合福建及厦门市地域特色,针对性地开展如强风、雨水等情况,立足厦门围绕厦门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技术与应用,加强遗产数据收集,建立遗产数据库,实现数字化引领,切实为地方作出贡献,同时加强增量方面的规划与建设,如国家级人才的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
王绍森书记感谢实验室委员会们的宝贵建议,表示实验室坚持为国家和地方服务与贡献作为实验室的建设初心,聚焦于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更好地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延续与传承。
本次会议期间,学术委员会多位成员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包括:《实景三维中国的需求与典型应用场景》、《基于激光雷达的人与环境四维感知》、《古建筑保护中结构监测的研究与实践》、《知识驱动的长城敌楼遗址虚拟重建》、《清末民初闽台溪底大木匠帮营造技艺研究》、《鼓浪屿监测预警系统》,与会人员围绕建筑遗产保护与智能技术集成应用展开研讨。
当日下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了2023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厦门大学科研与技术资源、协同创新平台,吸收国内外多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前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建筑遗产智能更新技术,开展遗产建筑的建构分析和文化对比分析,提出建筑遗产的在地性更新策略。2)建筑遗产智能监测技术,开展建筑遗产的结构修复研究、评估建筑遗产的安全和风险。3)建筑遗产环境智能提升技术,开展建筑遗产的性能评估分析,探索地域建筑的绿色节能分析。4)建筑遗产聚落智能规划技术,开展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价值发掘,实现乡村遗产活化利用与社区振兴。5)建筑遗产价值智能感知技术,开展遗产地信息数字化采集和价值评估,针对旅游者和居民开展遗产价值感知分析。
会议现场
王绍森书记和张建霖院长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