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建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教高厅函〔2021〕7号),厦门大学共有20个专业入选,其中我院建筑学专业入选。
据悉,此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 号),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报送工作。经各高校网上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投票推荐,教育部认定了397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387个、地方赛道2590个。
厦门大学建筑系创办于1987年,建筑学本科专业于2003年起五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2019年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学科评估,本科、硕士双双“优秀”。2013年,建筑学被评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教育纳入“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培育基地”。2018年,“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建筑学专业紧密结合厦门大学“侨、台、特、海”特点,在闽台地域建筑、滨海城市与建筑、亚热带绿色建筑设计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专业优势。
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10名,助理教授13人。拥有“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1人(王绍森)、“中国民居建筑大师”1人(戴志坚)、“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教育奖”1人(王绍森)、“高校GIS新锐”奖1人(李渊)、“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曹春平),“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新秀”1人(李芝也)。
设有多个教学实验中心,包括智能设计及建造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建筑造型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建筑人工气候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等。配备专业教室、美术教室、制图教室等教学场所,设有专业图书资料室,藏有专业中外文图书资料约48981册、中外文期刊167种及相关声像资料。
教学特点
多年来,建筑学科始终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依托厦门大学综合优势教育与科研资源,高度强调学科交叉下的团队建设与创新协同,结合厦门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广泛拓展国内与国际合作,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级多元、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充分结合学科特色提出了“职业性、前沿性、地域性”为核心理念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特色教学体系的主轴,以技术课程和人文课程为支撑,构成“一轴两翼”的教学体系,立足本土,建立国际视野,从单一的建筑师培养目标提升到“双一流”学科建设环节中的多元化的创新综合型人才培养。
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一轴两翼”体系结构图
科创竞赛
长期坚持举办各类科创竞赛,为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搭建平台。每年主办承办学校3项科创活动,包括“南强杯”建筑设计竞赛、建筑文化艺术节等,在学生中形成积极参加专业竞赛的意识和良好的氛围,为备战更高级别的赛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确保参赛和获奖数量的同时,更重视质量的提升,在一些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佳绩,如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总分第三名,并获厦门大学通令嘉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筑梦之旅赛道获得全国铜奖、福建省金奖和乡村振兴奖等。
实习实践
重视全方位培养学生,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各地乡镇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其中包含设计单位:北京东方国兴设计院、CCDI悉地国际、厦门合道、上城、绿城、华旸、泛华、上海日清、上海天华、上海水石国际等设计院;地产公司包括世茂,万科,建发、恒大、中航等;乡镇包括泉州美湖镇、长汀丁屋岭、海沧院前社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
合作交流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积极与国内外名校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其中包括: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德国柏林工大、西班牙拉塞尔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等,并开展与国内外建筑院校的合作设计教学,如与拉塞尔大学建立联合评图;与麻省理工学院、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建立联合设计等。
毕业去向
建筑系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本科生近三年就业率保持95%以上,研究生近三年就业率保持100%。学生的工作去向有科研设计单位、高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党政机关、三资企业等。另外,我院部分本科生毕业后会选择在国内外高校进行深造,近三年,建筑系升学率46.2%,其中国内升学率22.64%,国外升学率23.58%,并且在国内外的院校都有颇高的认可度。
联系方式
学院官网:/index.htm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曾呈奎楼
邮政编码:361005
电话/传真:0592-2188958
邮箱:archt@xmu.edu.cn
官方微信公众号: